中国第一批还完了房贷的“房奴”现在过得幸福吗?

   日期:2020-01-17     来源:澎湃车闻财经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2000年左右的时候,中国的住房政策由福利分房开始转向了住房货币化。同时,国内的一些银行也开始了对有商品房需求的人提供银行房
 2000年左右的时候,中国的住房政策由福利分房开始转向了住房货币化。同时,国内的一些银行也开始了对有商品房需求的人提供银行房贷。

中国在2001年到2003年迎来了第一波房贷的高潮,那时候房贷的期限一般是10到15年。将近二十年过去了,第一波贷款买房的人基本上已经将房贷还清了,解套了。

对于正在努力还房贷的你来说,他们一定是很幸福的。为啥?一是因为无债一身轻,不再欠银行的钱了,心上的那座大山没有了,终于可以对天吁一口气了。二是当初他们贷款买的房子现在价格可能翻了几倍或者几十倍,你说这些不是幸福死了。

事实真如你想的那样吗?那些翻身的“房奴”现在真的是在把歌唱吗?真的是彻底解脱了吗?根据对身边那些当初买房,现在还清房贷的人的走访了解,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。

二十年前第一波“房奴”和现在的“房奴”相比,并不是一回事了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首先从通货膨胀来看,那个时候的贷款买房,房子总价并不高,贷款的额度也大都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,一般十年到十五年还清,每个月大概还一千块钱到二千块钱左右。

这个钱我们现在来看是非常低的,但是对当初贷款的人来说,也不少了。当初的一两千块钱如果拿到现在,还叫钱吗?

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:2001、2002、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6860元、7703元、8472元,而到了2008年、2009年,这个数据分别是15781元、17175元,到了最近的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,这个数据为23821元、25974元、28228元。

收入提高的同时,物价也在不断的上涨,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芝麻开花,节节高升。也就是说同样数额的钱没有当年值钱了,钱一直在贬值。这说明当初你贷款的钱也发生贬值了,你当初在银行借的钱现在好还了。这就是现在房贷的人觉得首批房贷还完的的人幸福的原因,因为用现在翻倍的收入去还当初贷款没有翻倍的那些钱,基本上都不算钱了。

中国真正的“房奴”应该从2004年开始,那才是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“房奴”。所谓“房奴”,就是说买不起整套房子,付完首付完需向银行贷款,在银行还款压力下生活的人就是“房奴”

正如电视剧《蜗居》中海青对海藻所说:“每天一睁开眼,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,房贷6000,吃穿用度2500,小孩上幼儿园1500,人情往来600,交通费580,物业管理费340,手机电话费200,还有煤气水电费200。这就是”房奴“的真实写照。

事实上,”房奴“指的是抵押贷款购买者在生命黄金时期的20到30年间,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%至50%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,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,影响正常消费的人群。

“房奴”一词的流行于2006年,成为当年教育部在这年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,而这一年,房价也大涨。

当初第一批贷款买房的人其实并不算”房奴“,这波人大部分是70后到85前,他们基本上都是按自己收入可控期望来贷款的,所以很少出现坏帐和呆帐,基本上没有还不了款房子被银行回收的现象。

这波人虽然不算是”房奴“,但是也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幸福死了。当初买的房子可能总额也就二十来万,现在可能翻了几倍或十几倍,可以卖一百多万了,甚至二百多万了,升值空间巨大,但那只是”纸上富贵“。

这房子是升值了,可升值对刚需的他们有用吗?你将当初二十多万的房子卖掉,换了二百多万,那么你一家老小住哪里,再买吗?同样的地段,同样档次的房子你再买回来,恐怕你这二百多万还不够,所以当初的房子不管升值多少,对刚需的他们没有太大用,仅听起来不错,可以跟别人说自己住在一个二百多万的房子里。

所以,不用太羡慕那些第一批解套贷款买房的人,他们的日子依然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